人力脚踏水车在四川农区非常普遍。1910年秋,坐在横木上,两人轮流踩着水车踏板,从渠里提上水来即用于浇灌高处的田地。水车旁搭建窝棚,踏水车的人可临时休息。
不管哪种轿型,轿身都高出于抬轿人的视线二三尺,城乡道路既弯曲狭窄,而又七高八矮,抬前面的人,虽然路不平坦,还能看得见行走,抬后面的,两眼被轿身遮完,寸步难行,因此在行走时,必由前者报路,后者答话,表示已经注意到了。时间久了他们的一报一答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“口歌”。
一位老妇坐在自家门口,正全神贯注地用双手在箕内整理着什么,可能是在摘豆芽。妇人头戴青巾,身穿短袍,伸出一双缠足小脚平放地上。这是四川西北羌汉杂居地区的农村景象。